“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是由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为广大研究生群体提供高起点、大范围学术成果与创新思维的交流平台。英语语言文学分论坛是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下设的分论坛之一,由十大正规网投排名承办,拟定于 2018 年 10 月 12-14 日在十大正规网投排名(广州校区)举行,现向粤港澳以及全国其他各地高校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征集论文,被录用的论文作者,将受邀参与论坛活动,并予以往返交通费、食宿费资助,参会论文将参加论文评奖,欢迎踊跃投稿。
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服务、语言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主题,凝练多视角、多维度的分论题,挖掘多语种、多文化和多学科“互联”“互通”的广泛途径以及学术研究前景,促使语言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开拓语言研究与经济、社会、文化融合的跨学科新视角。届时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做主旨发言,对研究生录用论文进行点评和评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宗旨
本次论坛旨在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启发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理念,激发外国语言文学和其他学科研究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和善于交流、注重合作的团队意识,并以此凸显本学科发展在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中语言服务和语言应用的优势特色,为创新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方向和路径。
二、征文对象
主要面向粤港澳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读的博、硕士研究生,同时欢迎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优秀研究生投稿。
三、征文主题
本次征文就以下方面(包含但不限于)展开探讨,具体题目自拟。
1. “一带一路”经济背景下翻译研究与语言服务;
2. 中国经济走出去与翻译研究及实践;
3.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家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
4. 语言服务行业人才培养与财经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
5. 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
6. 财经视角下跨文化传播研究;
7.“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语言与文化比较研究;
8. 其他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语言服务、语言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主题。
四、征文要求
1.围绕征文主题,结合专业理论与具体实践。
2.论文须具有原创性,具有独到见解和学术价值,未在任何刊物公开发表,来稿请自留底稿。
3.不接受书评类稿件,论文字数不少于 5000 字(中英文均可),文责自负。
4.所有稿件按统一格式排版,文档类型为*.doc 或*.docx,具体参见文末附件一。
5.正文中不得出现作者信息。
6.一人限投一稿。与他人合作的论文,研究生须是第一作者。
五、征文时间
为征集更多优质论文,截止时间为 2018 年 9 月 10 日。
六、投稿方式
1.本次征文只接受邮箱投稿,投稿邮箱为:gcxueshuluntan@163.com。
2.稿件正文、作者信息请压缩打包后以附件形式发送。压缩包以“学校_专业_姓名_论文题目”命名,如“十大正规网投排名_英语语言文学 2015 级_张三_财经视角下跨文化传播研究”。邮件主题同压缩包名称。
七、评审方式
本次论坛拟聘请广东省内外相关领域学术造诣深、责任心强的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负责论文遴选与评审。
八、奖励办法
1.设立优秀论文奖。本次征文拟评选优秀学术论文若干(设一等奖 3 名、二等奖 5 名、三等奖 7 名),分别奖励:一等奖 2000 元、二等奖 1000 元、三等奖 600 元,并颁发获奖证书。在论坛上,予以公开表彰。
2.设“优秀组织奖”。奖励积极参加此次论坛的高校。
3.对于特别优秀的论文,论坛学术委员会将推荐至《十大正规网投排名学报》(CSSCI)发表。
4.对于获奖论文和部分优秀参会论文,论坛将选择国内优秀的出版机构,结集出版论文集。
九、其他事项
1.本次论坛征文不收取评审费。论坛结束后允许参赛论文公开发表于其他期刊杂志。
2.征文活动中,入选论坛的论文作者,将受邀参与论坛活动,并予以往返交通费、食宿费资助。
十、论坛联系方式
1.十大正规网投排名网站:http:/;
2.咨询邮箱:gcxueshuluntan@163.com(咨询邮件主题请注明“2018 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咨询”);
3.联系人:龙老师 020-84095090;倪同学 13725318825;
4.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仑头 21 号(邮编:510320)。
主办单位: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十大正规网投排名
十大正规网投排名研究生院
2018 年 7 月 24 日
2018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英语语言文学分论坛征稿启事(一号通知)(1).pdf
附件一:投稿格式要求
1. 来稿正文包括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作者姓名、单位、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电子信箱、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另附一页。
2. 正文章节标题或小标题独占一行,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层级结构:1.0、1.1、1.2……2.0、2.1、2.2……
3. 凡文中引用别人观点,请在文中用夹注形式。格式为:(作者姓名,年份:页码)。若属概括性介绍,可以只注作者姓+年份,例如(Ellis, 1994)、(文秋芳,2008);若直接引用他人原话,应用双引号,并提供引文页码,例如“……”(Ellis, 1994: 28)。正文中出现作者时,括号中只注年份(或年份+页码),如 Ellis (1994)认为……;Ellis (1994: 216) 指出“……”。文中如需注释,用①②③上标形式通篇排序,文字说明放在文后注释中。
4. 文中出现的外文专有名词和术语一般应译成中文,第一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标明外文原名。
5. 外文人名、地名除公知公用的可直接用中文外,其他人名可只保留外文,但全文一定要统一。
6. 文中数字的用法原则上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固定词汇除外。
7. 文中出现的图和表格,请在图的下方标明图序和图题,在表格的上方标明表序和表题。
8. 文末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首字母顺序排列并编号[1]、[2]、[3] ……。外文在前,中文在后,同一作者的文献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列。文后参考文献须与正文和注释中的条目对应,未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请勿列出。
9. 规范参考文献格式。请参考以下实例,留意各项之间所使用的标点、顺序,不得缺项。在外文参考文献中,第一作者姓氏在前,名在后,名用首字母表示,中间用逗号隔开;非第一作者不作变动,名前姓后,名用首字母表示;多位作者之间用&连接。外文书名、所载期刊、报纸名等用斜体,实词首字母大写,外文论文篇名用正体,仅首字母大写。
10. 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为:专著 M,期刊 J,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A,论文集 C,报纸文章 N,学位论文 D,报告 R,标准 S,专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磁带 MT,磁盘 DK,光盘 CD,联机网络 OL(例如:联机网上数据库的标识[DB/OL],
光盘图书的标识[M/CD],网上期刊标识[J/OL]),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英字母 Z。
11. 参考文献格式及示例:
A. 专著:[ 序号] 专著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如:
[1] Cruse, D. A. Lexical Seman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B. 期刊/ 报纸 :[ 序号] 文章作者. 文章题名[J]. 刊名 , 出版年 , 期 : 起止页码/[ 序号] 文章作者. 文章题名[N]. 报纸名,年- 月- 日(版面,可缺省).
如:
[1] Ellis, R. Sources of variability in interlanguage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5, 2: 118-131.
[2]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 2003, (1): 6-11.
C. 论文集:[ 序号] 析出文献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A]. 论文集主编. 论文集书名[C]. 出版地:出版者 , 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ed. ) 表示论文集的编者 , 如果多位编者则用 (eds. ) 表示,如果超过三位时,常用 et al. 表示省略。
如:
[1]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02-251.
[2] Vermeer, A. The relation between lexical richness and vocabulary size in Dutch L1 and L2 children[A]. In P. Bogaards & B. Laufer (eds.).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 Selection,Acquisition and Testing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173-189.
[3] 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A]. 张京媛. 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160-179.
D. 学位论文:[ 序号] 论文作者. 论文题名[D]. 毕业学校,论文提交年.
如:
[1] Avilez, G. W. The Wake of Blackness: Aesthetic Ambivalence and the Post-Black Arts Era [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09.
E. 电子期刊:[ 序号] 作者. 题名[J/OL]. 期刊名,出版年,期数:页码[ 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如:
[1] 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OL]. 2002.http://sdkrashen.com/ SL_Acquisition_and_Learning/ SL_Acquisition_and_Learning. pdf.[2017-09-20]